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    
 首页 | 本会概况 | 新闻中心 | 会员中心 | 大师风采 | 玉石博物馆 | 玉石商城 | 管理鉴定机构 | 论坛 | 品牌企业 | 玉石学院
按类别搜索  ·和田玉    ·翡翠    ·独山玉   · 岫岩玉    ·古玉    ·玛瑙    ·水晶    ·绿松石    ·孔雀石    ·珊瑚石 
       新闻中心
 
    热点新闻
    行业资讯
    协会活动
    市场动态
    行业展会
    名家讲坛
    玉石赏评
    本会概况
  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名家讲坛 > 杨伯达: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奠基石

杨伯达: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奠基石

    “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”,古人总是“比德以玉”。在今人看来,玉器虽然告别了“巫玉”的神秘和“王玉”的尊贵,但它依然是人们珍爱的装饰品和首选的辟邪 物,它象征着安全、幸福、和谐。在北京奥运会的奖牌中,也融入了玉元素,足见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。故在玉界泰斗、文博大家杨伯达先生看来, 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。

    敝人对上万年玉文化的悠久历史颇为感兴趣,怀着对“玉德”的无比敬仰之情,经友人引荐,敝人结识杨伯达先生,并聆听他与玉结缘的如玉人生,有感于他那献身文博,如痴如迷的探索、研究玉文化的精神,故作本文,聊以记之,以示对先生的尊重。

 

出国考察    结缘文博

 

    “哈哈,谢谢您刚才的美誉。我看到你采访叶佩兰的文章,正如叶佩兰所说,我们这一代故宫人可以说都是故宫培养起来的人。”杨伯达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,爽 朗的笑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这就是传说中玉界泰斗杨伯达?看着他那神情朗达的样子,我不由松一口气,先前担心杨先生年纪过大未必能接受笔者长时间访谈的 担忧一扫而空。杨伯达先生留着长发,脸色红润,看不出已是八旬开外的人,作为文博大家他平易近人,一点架子也没有,他用平缓的语气细说了他那如玉人生的经 历……“我是在1956年4月到故宫,当时我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展览工作室副主任、支部书记,属于平级调动。叶佩兰是高中毕业分配进来的,当时他们那批人 来了十几个人,起点不一样的,我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,而他们是从头学起。”他说。

    念了四所大学才完成学业,这就是杨伯达曲折的求学经历。因为战争的原因、区域的转变和大学的合并,他在大学期间是一直处于游走的状态,四年的战争他一直是 学员,并念了四所大学。第一所大学是山东大学;第二所是华中建设大学的文艺系,当时分四个大科目包括:文学、戏剧、美术和音乐,杨伯达是在美术系,浙江美 术学院副院长的黎滨洪先生是他的老师;第三所是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系,系主任是罗工柳和王式廓老师,艺术学院院长是光未燃,他是《黄河大合唱》的作 者,这都是解放前的大学。解放后他念的最后一所大学是华北大学美术系,他师从彦涵和魏田霖先生学美术史。

    一个学美术史的人怎么去研究博物馆学?看着我们疑惑的表情,杨伯达笑着说,原来在他进故宫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博物馆了,他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东欧的美术史 是什么样的,还曾经赴前苏联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学习,亲眼看到一些重要的典型艺术品。以前,苏联和保加利亚的科技是走在中国前面的,他很幸运能有机会到 这些国家学习,当时能出国的人是很少的,而且出国的态度不一样,有的就是去逛逛、开眼界或是镀金的,而他则是去学习,抓住这个机会认真的学习。换句话说, 他是在无形中进入了一个博物馆的大课堂,学到了很多的东西。

    在前苏联的一个博物馆里,馆长正亲自接待中国学习团,他向参观者详细介绍了这个馆的历史规模和影响。接着一个讲解员仔细的讲解着每件陈列品的历史及艺术特 征,他讲解的质量是很高的,如果参观者有疑问的话,可以打断他的话请翻译转述并解答。后来得悉这个讲解员是博士,参观者感到很震惊。一个中青年人拿着笔, 快速的记录着,这个中青年便是杨伯达。他在苏联莫斯科参观了20多个博物馆,包括后来补上的普希金博物馆和彼得格勒博物馆,他记录了厚厚的一本笔记。他所 记录主要有两点:一是看文艺复兴期的古文物和古希腊的古文物;第二个是看他们怎么去展览展示的。从此,杨伯达便开始与文博结缘。

 

扎身故宫  玉界泰斗

 

    回忆起出国考察那段经历,杨伯达说,回国时有一段经历影响了他的前途。考察团到了长春之后,他们没有直接回北京,团长要大家都下车,大家不知道什么意思, 等都安顿好了,团长宣布大家写总结,因为一般情况下,参观考察活动后当时是有很深感触的,但是回去后就写不出东西了。他们在长春大概住了十几天。杨伯达想 自己是搞陈列的,于是把笔记整理、归纳了一下,写了一篇《苏联博物馆陈列介绍》的文章并发表。当时他29岁,只有7年的工龄。后来他还写了一篇《苏联工厂 美术》发表在工人日报,后来他才知道,这篇文章是中苏友协转到工人日报的,而且连载了四次,中苏友协还写了一个编者按(推荐性质的),因为他有专业知识, 哪些地方处理得好都有详细的介绍。因此,他在博物馆届就有了一小点名气,所以便有博物馆邀请他去做报告。所以说,在进故宫之前他已经有很多博物馆的经验。

    人一旦出名,各种各样的机会便随之而来。杨伯达拥有较丰富的博物馆经验,因此,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都争先请他去帮忙,但杨伯达考虑到自己不是学革命史 或历史专业,没有长处,而且这些博物馆保密性太强,好多资料都不能用,没办法做工作,于是便拒绝了他们的邀请。刚好这时中央美术学院的领导决定让杨伯达转 到对外文化联合委员会,开展对外文化的工作,虽然他以前也接触过德国的展览,他的日文也还可以,但是英语和德语都不好,于是他自己便退居二线,让一个科长 负责,后来就想离开工作室去故宫工作。

    杨伯达已经有三个国家博物馆的调查工作经验,他又想去故宫工作,并且又懂中西美术史,在展览上还有点经验。有一次和故宫博物院吴院长见面,杨伯达问吴院长 说要不要他到故宫工作,吴院长很高兴的说“欢迎欢迎”。就这样杨伯达就轻而易举到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当副主任,而陈列部主任便是大文学家唐然教授。杨伯达学 的是美术史,所以对文物不是很熟悉,在进来故宫之前他已经意识到要转行了,只是以为做与美术相关的工作或者是另外延伸的一些东西,后来才知道要改行做文 物。可以这么说,当时他对文物是一窍不通的,文物学和美术史是完全不同的,专业跨度太大,这使他倍感压力,况且吴院长又很器重他,他觉得自己不能不讲义气 啊。所以就决定留下来好好学习,当时故宫人都没有接触到国外的新兴事物,眼界很窄,因此他就决定不再留恋过去,重新转行做文物。

    诚然,人的成功是带有偶然性的,但是必须还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擅于捉住机会的敏锐与果敢。刚来故宫不久,幸运之神即降临到杨伯达的头上,这使得他与玉器结 缘。故宫有一批清代玉器需要整理,吴院长决定了三个人:一个是杨伯达,另外两个是故宫的老研究员和琉璃厂的老古董商,他们三个一起工作,取长补短。因为要 给玉器分级别,他们用了一个夏天看了一万多件清代的玉器,这差不多是故宫的三分之一。清代玉器是什么样的,故宫里记录的年代不准确,但两位老同志都有自己 的艺术经验,就这样一天看三四十件,慢慢的杨伯达也就懂了,他也开始提意见。所谓“实践出真知”,杨伯达已经能辨别出这件作品的年代、玉质和做工。这虽然 是一次学习,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。

    中国的艺术真是包罗万象,从古到今,杨伯达学到很多的历史知识。在文物方面他很尊重基层的意见,因为基层的老故宫人有着几十年的经验。杨伯达是个善学习的 人,在这几年的工作当中他慢慢的提高,他还很注重文献资料的考证,渐渐的他成为玉器鉴定界的权威专家、泰斗,并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。

 

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

 

    每天晚上杨伯达都会把图书馆的书借出来读,图书馆是每天晚上十点关门,他也就每天看到十点,因为看书看得很入迷,都忘记时间了,管理员看灯还亮着,就问谁 在里面,杨伯达就说他还在,马上就走。渐渐的他们越来越熟悉,管理员也就不问了,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杨伯达把所有能看的、需要看的书都看了,包括文献、考 古、评论、美术史的书。

    杨伯达搞行政工作后,工作轻松了不少。每天开完会、检查完工作后,他一看十点,干吗呀,下库吧,就这样他把文革之前积累的问题慢慢的开始解决,在这期间他 写了很多好的文章,编写了《中国美术全集》包括玉器、金银器、玻璃、珐琅器分卷,还有《元明清雕塑》和《清代院画》的半部前言。

    为了编写《中国美术全集》,杨伯达组织了一个编委会,他是主任委员,为了这个工作,他看了很多书,看完之后就发现玉器不是一件器物的问题,而是一种文化。 书编写完之后,玉器的研究还是要坚持下来的,干脆就专门组织一个机构来研究玉文化,于是他们就组织一个玉器研究委员会,把对玉器的研究扩大化。经过几次讨 论,大家一致认为玉是有文化底蕴的,中国文化的第一块奠基石就是玉文化,并总结出“玉灵魂、金文化”是中国文明的祖先。

    玉器研究会有关玉文化的研究开了五次会议,并出版了四套书,刚开始认同的人很少,甚至好多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。最后一套《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上、下 册》荣获2007年度全国文博考古最佳文集奖。从文革结束以后,杨伯达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玉文化上,从文化的角度看玉器,他的研究基点是很高的,承认玉的基 因和板块,玉经历了巫玉、王玉和民玉的三个阶段。“现在玉文化的正式研究有十年了,中央的舆论和考古界的朋友也逐渐的认同玉文化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我们的 研究是没有国家资助的,靠我们自己筹集资金。”杨伯达高兴的说。但现在官方对玉文化的研究并未重视,比如故宫有书画研究中心和陶瓷研究中心,可就是没有玉 器的研究中心,这说明对玉文化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。

    对玉的点、线、面的概括是杨伯达最近研究的重点,他说,玉文化是古老而知新,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,玉器还是有辐射力和影响力,就拿这次奥运会来说,奖牌就 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青玉、白玉、碧玉三种工艺的奖牌,它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。在现实生活中,中国人喜欢玉是本身的体现,是中国人本身的生理结构造成 的,中国人的体内是有玉的基因,外国人就没有这种基因。

    玉沦落为玩物,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。杨伯达说,现在重要的是要把玉文化普及开来,但还是要通过这些玉器来体现,比如中国人喜欢在身体上佩戴一些玉镯、玉 牌。大家戴上玉就感觉很安全、很幸福,为什么去破坏它呢?中国传统观念是提倡“德”,即做一个君子善人,如古语说“君子付之,玉璧不响”,这种观念源远流 长的。

 

来源:人民网

友情链接